医疗服务

新闻动态

“百人计划”的回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薛亚军

凌晨6点的美国凤凰城万籁俱寂,夜色还未散去,但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 Hospital)医院大楼内已是灯火通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晨读和例会拉开了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但都同样以改善人类健康为己任的医务工作者们新的一天。正如《新闻周刊》评价的那样——伟大的医院和优秀的人才总是能够始终如一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两个月前,我作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百人计划”项目的一员,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加入了在心脏病学和心血管外科方面享誉全球的梅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梅奥”),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学习和工作,有幸成为了疫情之后首位访问梅奥的中国学者。同时,必须感谢梅奥心血管疾病系主任Win-Kuang Shen教授,他是亚利桑那州心血管内科主席,美国心脏协会(AHA)研究委员会前任主席,也是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感谢梅奥冠心病介入专家Prof. Richard LEE,他们帮助我制定了内容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预期参加的临床、教学与研究活动、与专家导师的定期沟通,梅奥总部参观访学等,并在生活上给予我很多的支持和关心。

薛亚军与梅奥心血管中心主任Win-Kuang Shen教授(右)在一起

薛亚军与梅奥冠心病介入专家Prof. Richard LEE(右)在一起

来到梅奥医学中心之后,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节奏,每天的学习和工作都跟随着这里的医者、专家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两月有余,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我对这里工作最大的感受,这种任何事情都规规矩矩、遵照标准范式进行,也是作为心脏科医生所必备的素养,毕竟高难度、高风险的心血管介入手术在这里天天都会遇到。

薛亚军在MAYO CLINIC导管室工作学习(经允许情况下拍摄)

事实上,规范和准备完善从一开始就渗透进了心血管疾病诊治的方方面面。医学中心的每一台手术术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或左心耳封堵等,术前包括冠脉造影提前完成、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及食道超声等在内的充分评估都是必须进行的。整体感受下来,虽然准备的时间较长,但手术过程很快,平均每台术中用时约1小时左右。

与此同时,梅奥医学中心设备的先进和完善,各类药品及介入器械和材料品种的丰富性及多样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间导管室都有麻醉设备,其中一个导管实验室里还配备有术中CTA及磁共振成像(MRI)辅助。而单独用来指导血管穿刺血管超声及高配的超声心动图是每间导管室标配,还有专门的经胸心脏超声(TTE)+经食道心脏超声(TEE), 所有的辅助设备产生的影像都可以随时投放到术者面前的大屏幕上。

MAYO CLINIC设计先进、装备完善的多功能导管室(经允许情况下拍摄)

这些完备的设施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辅助和支持。我在这里见到了许多救治难度比较大的患者,以冠脉介入治疗为例,大部分患者曾经既做过搭桥又做过支架,这部分患者的介入治疗手段和国内比较相似,Shockwave冲击波治疗技术、旋磨、激光等技术都会运用,但瞬时无波型比率(iFR)和血流储备分数 (FFR)的使用比率较高。

作为全美重要的心脏移植中心,很多心衰患者来到这里寻求帮助,术前评估右心功能及心肌活检几乎每天都在进行。高难度的手术往往需要一个十多人的团队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除了台上操作的术者,护士、上台辅助和操作C臂存储影像的技师、麻醉医师、超声医师各司其职,共同确保患者的安全。

我在美国的学习围绕主动脉瓣膜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狭窄、左心耳封堵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等相关领域开展。幸运的是,除了介入诊疗工作外,我还有机会参与了门诊、围术期管理与术后随访、心肌梗死急诊绿色通道组织管理等工作,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格外宝贵的学习成长的机会,通过参加病例与手术讨论,以及学术讲座则可以进一步夯实我的理论知识,并从优秀同僚那里汲取经验。

薛亚军参加心血管中心例会、病例讨论及梅奥举办的学术讲座

梅奥医学中心作为美国心血管介入专科培训医师基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心血管专科医生来到这里进行专科训练。通过和他们的接触,我了解到很多非英语母语的国家,也在执行英文医学教育,并且对医师们的临床科研之路助益巨大,这也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学生和青年医师掌握好英语的重要性。

薛亚军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心血管专科培训医生(FELLOW)在一起学习交流

在熟悉了梅奥医学中心的工作后,我还积极加入了专培医生的管理团队。高效且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让我受益颇多,每一台手术能够规范而高效地完成,这背后是一家医疗机构服务文化的一种彰显——让所有先进的技术回归于医学治病救人的本质。

虽然只是“访问”学者,但一旦进入了导管室,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开拓视野、保持国际化,积极交流,深入学习,带回先进的技术、理念与管理方式,这正是我们通过“百人计划”项目中应该有的收获,也是作为外派出国医生的责任与荣耀。在这里听到看到学到的一切,都将内化成为我未来学习工作的新动力,助力我和我的团队始终如一专注临床和科研,并“以恻隐之心竭诚提供精湛医术和解决方案给需要治疗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