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新闻动态

儿科中心获“2023年度清华大学先进集体”表彰(上)

  荣誉表彰

  编者按:近日,经清华大学第十五届党委第八十七次常委会会议讨论和网上公示,决定对2023年度清华大学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中心获“2023年度清华大学先进集体”荣誉,庄淑波靳永强、魏建英三名同志荣获“2023年度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

  我们将分上下两篇,刊登荣誉集体以及三名优秀同志的优秀事迹,全面展现这份荣誉背后的光辉与汗水,歌赞“一附院人”在医院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儿科中心:以爱之名,筑梦健康未来

  清华一附院儿科中心在儿科危重症综合诊疗和儿童复杂心脏病救治一体化建设方面走在国内前列,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中心共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医护近90人,发扬团结友爱、和谐进取的团队精神,践行专业化多学科发展道路,近几年发表论文50余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01

24小时待命,保驾护航危重症新生儿

  儿科作为清华医学重点学科,至今有65年发展历程。1982年建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开展呼吸管理,是北京市最早成立的6个新生儿急救单位之一,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制定单位之一。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实力,2003年起,开展危重症新生儿的转运工作;2007年,被指定为“北京市朝阳区高危围产儿救治中心”;2016年,被认定为“北京市高危新生儿转会诊中心”;2019年,作为北京市7家“北京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之一,负责转运救治北京东北部地区危重症新生儿救治。

1.jpg

  充分发挥救治中心的辐射力量,全体医护人员克服困难,24小时转运新生儿,做全市助产机构最坚强的后盾,得到市、区卫健部门领导的高度认可。20年来,累计安全转运危重症新生儿10000余例,形成的新生儿重症诊治体系成为行业内标杆,培养了一支高度负责、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在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窒息后多脏器损害诊治方面独具特色,并开辟危重症新生儿救治急诊绿色通道,形成了以院前急救和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为特色的学科特点。

2.jpg

02

勇于担当,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屡创奇迹

  心脏病患儿多是辗转求医无门、同行啃不下来的“硬骨头”。心脏儿科医护团队为这些走投无路的患儿勇闯生命禁区,为他们博得一线生机。

  作为北京市5家“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机构”之一,也是国内唯一挂牌的“疑难复杂先心病治疗中心”。心脏中心小儿外科在国际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吴清玉教授的带领下,聚焦心脏病领域治疗的最前沿,不断创新、发展、提高,屡屡打破手术禁区,创造生命奇迹。

3.jpg

吴清玉教授

  小儿心外科的手术种类包含了所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手术治疗效果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2021年疫情期间迎难而上,小儿外科成功为超早产双胞胎(体重仅有770克和560克)实施了动脉结扎手术,连续刷新了国内先心病手术患儿的最小体重纪录。

4.jpg

  心脏儿科团队在国内最早开展小儿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儿童心律失常诊疗中心,手术量始终居全国儿科领域之首。团队敢于担当,勇闯生命禁区,挽救了无数患儿生命:创国内最小年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纪录;率先开展新生儿经脐静脉置入临时起搏电极治疗,为国内首例,国际第二例;为先天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新生儿出生即刻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创造了国内此类植入术中最小年龄(出生后1小时)和最小体重(2.4kg)的双新纪录;率先将冷冻消融技术应用于“危险旁路”患儿;率先探索在低龄儿童植入ICD(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及起搏器的技术;率先开展儿童射频消融低辐射技术;率先开展儿童心衰的心脏同步化治疗……医疗成果令国内外同行瞩目。

5.jpg

李小梅教授

03

一次筛查、一次手术,改变一生

  “清华一附院专家团队2013年开始到南涧彝族自治县开展先心病救助,我迎来了人生命运的转折点……”这是在我院成功接受手术的患儿们,写给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老师的感谢信。坐在书桌前的孩子们,认真写下一句句肺腑之言。

  2013年,清华大学启动定点帮扶南涧县的工作,把医疗帮扶作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清华一附院以儿童先心病救治为抓手,开启对南涧的医疗帮扶工作,每年选派心脏中心儿科儿科骨干和资深医师倾力参与筛查义诊、远程医疗会诊、专家定期现场指导等。

  十年间,清华一附院先后在大理州完成了11次先心病患儿的筛查确诊工作,已有34个批次640余患儿在我院成功接受手术,病愈后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清华一附院与公益基金会、当地政府一起,创造性地建立了先心病救助“大理模式”,实现看病零负担,为贫困家庭的先心病患儿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6.jpg

  院长张明奎(左一)带领医疗队赴云南进行先心病患儿的确诊筛查

  让先心病患儿持续稳定地得到救治,加上术后跟踪随访,新生儿早期筛查,为当地的基层医疗卫生团队培养人才,推动当地儿科学科建设。除大理州外,“大理模式”推向全国,受益人群涉及蒙、回、藏、彝等40多个民族。我院先后手术救治5000余例先心病患儿,募集慈善基金9000余万元。清华一附院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成为医疗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国家级表彰。

04

心系清华师生,助力健康校园建设

  2022年底新冠疫情爆发,针对儿童看病难的问题,清华一附院儿科专门组建线上咨询平台,向学校教职工子女提供免费医疗咨询。建立3个“儿科保健”微信群,服务近1500多名清华附小、附中学生家长,24小时在线解答各类咨询,解答问题1100余个。

  2023年秋季,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儿科就诊量激增,达到平时的2倍。儿科医护人员“火力全开”,连日无休,做儿童健康的守卫者。

7.jpg

  在此期间,儿科还克服种种困难,倾力支援清华大学校医院,并在清华一附院儿科开设“健康驿站”与“绿色通道”,方便清华师生子女就诊。同时,对于一些共性问题,儿科医生利用休息时间在群中分享健康常识以及一些医学小贴士。医生们专业耐心的服务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