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乐竞、免疫学研究所吴励教授课题组在期刊《eLife》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题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在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的调控作用”(Regulation of pDC fate determination by histone deacetylase 3)。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3通过其去乙酰化的能力抑制cDC1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pDC发育依赖的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前体细胞向pDC发育分化,是DC命运决定过程中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重要补充。
图.HDAC3调控DC亚群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
树突状细胞(DC)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调控细胞,主要分为经典树突状细胞(c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树突状细胞亚群在全身主要组织中广泛分布,在稳态下和免疫反应过程中行使多种复杂的功能。其中cDCs是启动特异性抗原免疫和诱导免疫耐受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而pDCs在病毒感染时是大量产生I型干扰素的主要细胞,促进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答。
DCs起源于造血干细胞(HSCs),HSCs产生具有DC分化潜力的多能祖细胞(MPPs)。MPPs产生共同淋巴祖细胞(CLPs)和共同髓系祖细胞(CMPs),它们分别产生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CLPs和CMPs都有分化为DCs的潜力。目前已知DC发育及cDC和pDC亚群的命运决定受一系列转录因子和关键分子的调控,如PU.1、IRF8、IRF4、ID2、TCF4(E2-2)、MTG16、ZEB2、BCL11A等。尽管我们对DC发育中涉及的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和祖细胞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但在DC亚群命运决定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仍然不清楚。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家族通过催化组蛋白的去乙酰化过程改变染色质结构,抑制基因表达,是表观遗传调控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已有的研究表明HDAC家族在建立DC基因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具体哪个HDAC家族成员调控DCs的发育尚不明确。公开数据库的信息表明Hdac3在pDC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免疫细胞,且HDAC3在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淋巴系T、B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提示HDAC3也可能参与调控pDC的发育或功能。
为了进一步探究HDAC3对DC发育的调控作用,作者构建了不同类型的Hdac3条件性敲除小鼠。通过他莫昔芬诱导在造血系统早期敲除Hdac3的小鼠(Hdac3f/fCreERT2)中发现pDC的数目显著减少,而cDC的变化相对较小,且该小鼠的骨髓细胞重建pDC的能力也显著降低。在DC发育分化后期敲除Hdac3的小鼠(Hdac3f/fItgax-Cre)中发现,pDC和cDC的发育分化均未受明显影响。这表明HDAC3以细胞内源性方式调控pDC发育,且主要作用于DC发育路径的早期阶段。
进一步研究发现,Hdac3缺失的小鼠中造血前体细胞发育受损,且pDC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与cDC分化相关的基因明显升高,因而导致前体细胞向pDC分化的能力显著降低。与此同时,在Hdac3缺失的前体细胞中过表达去乙酰化酶失活的点突变HDAC3并不能回复其分化为pDC的能力,表明HDAC3对DC发育的调控依赖其去乙酰化酶的活性。此外,对染色质乙酰化修饰水平的分析显示HDAC3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作用调控DC发育关键基因,如Zfp366、Zbtb46、Batf3等的H3K27Ac修饰水平,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和DC亚群的命运决定。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HDAC3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作用在DC前体细胞发育及pDC分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了表观遗传调控在DC亚群命运决定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的2014级博士毕业生张艺君、博士后吴韬及何智敏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吴励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组的2011级博士毕业生赖文龙,博士后吕娇燕以及2020级在读博士生王源浩和2017级清华医学实验班学生沈相宜也为本研究做出重要贡献。本研究得到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实验平台、清华大学动物中心的大力支持,同时受到清华-北大生命联合中心、国家自然基金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80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