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新闻动态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获批昌平区三家“质控中心”主委单位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6月3日电(品质管理中心供稿)2024年5月13日,北京市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昌平区卫健委)发布通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获批昌平区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普通外科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主委单位。院长助理、品质管理中心主任吴巍巍担任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质控中心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医疗总监、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李国新担任普通外科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副院长张萍担任心血管疾病质控中心主任委员。

目前,我院共担任1家北京市级质控中心、9家区级质控中心主委单位。

品质管理中心

微信图片_20240604082413.jpg

作为昌平区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质控中心,我院品质管理中心设立于2016年,负责统筹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品质管理中心对标美、英、澳、台湾地区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先进经验,结合医院实际,构建了完整的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体系。

该中心建立了全院重点质量指标仪表盘(Dashboard)助力指标可视化分析;

运用死亡与并发症讨论(MMC)、根本原因分析(RCA)等质量管理工具对严重负向事件进行分析改善;

严格落实临床合规性行为查核,如医疗核心制度查核、肿瘤国考指标查核、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查核、科室质控落实查核、ACLS\除颤抢救用药查核等;

强化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与管理,注重“从错误中学习 ”,建立了畅通、非惩罚的医疗不良事件闭环管理;

自主研发住院医师工作站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决策提醒功能提高VTE规范预防率;

通过临床路径及结构化病历等手段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

持续推展临床科室重点病种质量安全关键指标(KPI)监测,对标国际、国内同侪医院,以“目标为导向”,促进临床科室特色重点业务发展;

统筹推动全院品管圈(QCC)活动,2019年和2023年组织医院参加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分别荣获全国大赛课题研究型三等奖和一等奖。

普通外科

微信图片_20240604082418.jpg

作为昌平区普通外科质控中心,我院普通外科由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甲乳疝外科、血管外科组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担任首席专家;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CLASS)创始人、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院士(FRCS)、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李国新担任学科带头人。

肝胆胰外科以“精准外科范式”为纲要,是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学科引领单位。具有多项创新术式,包括含血管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复杂的胆管扩张症手术,高位胆管狭窄修复、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精准肝切除、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小肠移植的胰腺癌根治术、机器人手术等,并在国内首开钇 [90Y]树脂微球介入治疗。

胃肠外科形成了“肠功能障碍外科治疗”和“胃肠外科微创手术技术”两个学科发展方向。掌握腹腔严重粘连的独特分离技术、肠瘘腹腔感染引流技术、消化道及腹壁缺损重建技术、小肠移植高难度手术技术和外科营养支持技术等能够解决疑难复杂临床难题的重要技术手段;常规应用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和高清腹腔镜,重点发展单孔+进行胃肠道肿瘤的根治手术、手术机器人和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技术和NOSES术、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技术、全腹腔镜金陵术和IPAA术。

甲乳疝外科以甲状腺、乳腺、疝和肛肠相关疾病的综合诊疗为主要方向,同时兼顾体表肿物、慢性创面、浅表烧烫伤、严重软组织感染等疾病的诊治,是我院甲状腺肿瘤诊疗中心的核心科室,同时挂乳腺中心牌,并与影像、病理、放疗、内科等联合举办乳腺癌多学科讨论,提供全流程、高水平的专业化解决方案。

血管外科以人才梯队建设、医教研协调发展、诊疗服务能力提升为工作核心,在医院牵头建立大血管专病中心,科室打造了高水平的主动脉中心、弓上动脉中心、下肢动脉中心、静脉中心四大亚专业诊疗中心,持续建设泛血管介入中心,以先进微创血管介入技术、大数据智慧医疗、医工结合推动医学转化研究作为临床重点发展方向。

心血管内科

微信图片_20240604082423.jpg

作为昌平区心血管疾病质控中心,我院心血管内科是国家卫健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心律失常介入(导管消融)培训基地和心律失常介入(器械植入)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的胸痛示范中心、房颤示范中心、心血管代谢疾病示范中心以及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北京市昌平区医学心电诊断管理中心。

其下设的胸痛中心及心律失常绿色通道,实施“365天24小时全天候”救治;

遗传性心血管病中心,建设了国内首家心电一体化诊疗中心,开设了北京首家“三高门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开设京北首家肿瘤心脏病门诊,建设了700平方米京北最大心脏康复中心,拥有北京市首个心血管病个案管理师团队;

执笔起草和参与制定了十余部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及共识。

此外,借助清华大学文理工学科紧密结合的突出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重点在心电图人工智能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心血管数字疗法、可穿戴/植入设备以及介入手术机器人等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研发。